Pages

Subscribe:

統計工具

Sitetag Yahoo bot last visit powered by MyPagerank.Net

Labels

衝動症

衝動症

衝動症

衝動症-“過度好動症”(Hyperactivity) 的正式名詞是”注意力缺乏症”, 雖然多數人用過度好動症這名詞仍因兒童動個不停 , 注意力短暫 , 行動衝動是這個病症出現的明顯症狀 . 但過動兒”這樣的稱呼其實並不十分正確 , 在美國精神科醫學協會所出版的美國精神科醫學診斷標準與統計手冊第四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中 , 它的正式名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簡偁ADHD).


▲圖:衝動症-1

目前科學家仍然沒有辦法很清楚解釋過動症的成因 . 跟據研究報告顯示可能是腦中接收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的接受器出了問題,沒辦法正常運作所導致而成 . 另一個很有可能的原因則是腦中的多巴胺含量異常 . 最近,一項針對成人所做的研究將過動症的成因指向與多巴胺合成有關的酵素-多巴脫羧酵素(dopa decarboxylase). 或許是掌管注意力以及定力的大腦前額葉皮質區(anterior frontal cortex )出了問題 , 這個區域的神經細胞,它們的多巴脫羧酵素(dopa decarboxylase)無法正常運作而導致過動症的發生.


▲圖:衝動症-2

一些研究顯示,出生於體重不到1500公克(3.3磅)的孩子 , 或是出生時難產的孩子比較可能發生過動症 . 再者,過去曾有研究試圖將甲狀腺素(thyroid hormones)與過動 (hyperactivity) 以及無法控制衝動扯上關係 , 但究竟甲狀腺素如何對過動症構成影響 , 這依然是個謎 .

另外 , 在懷孕期間可能會接觸到的一些因子也曾被拿來研究是否在過動症的形成過程中扮演某種角色例如:

  • 毒物(例如:鉛)
  • 藥物 (例如酒精或是古柯鹼)

“遺傳學家’認為過動症與遺傳有關 , 如果同卵雙胞胎中有一個人有過動症的症狀,另一個人同時罹患過動症的是75-91% . 如果循著過動兒的家族表追蹤 , 很容易發現過動兒的近親裡頭也有其它孩子是過動兒 . 小時候患有過動症的父親中 ,有三分之一的人他們的小孩也會有過動症的現象.

‘精神學派’提出研究報導,顯示過動兒不只是在大腦結構上有些不同 , 他們使用這些區域的方式也跟正常孩子不一樣 . 研究人員利用腦部影像掃瞄 , 發現過動兒的腦部有兩個區域活動異常增加 : 額葉(frontal lobe) 以及在它下方的紋狀體 (striatal areas) . 這兩個區域與控制肢體的隨意動作 (voluntary action) 有關 . 因此有過動症 的小男孩比沒有過動症的小男孩更難控制他們的衝動 . 一旦給予一種名為Ritalin的藥物 , 不正常的好動就會緩和下來 . 但同樣的藥物對於沒有過動症的小男孩則沒有抑制衝動的效果 . 因此Ritalin作用在過動兒腦部的方式 , 可能和作用於正常人腦有所不同.

令人擔憂的是長期服用Ritalin所帶來的副作用包括 : 易怒 , 沒有胃口 ,失眠 , 憂鬱 ,以及性格改變 . 此外到目前並沒有任何研究可以告訴我們當孩子服用Ritalin 超過14個月之後會發生甚麼狀況 . 由於Ritalin在腦中的作用與癮君子經常爛用的藥物—古柯鹼很相似 , 用過的孩子是否易染上毒癮 ? 成年後是否會容易有煙癮 ? 相關的研究結果一直備受爭議, 過的孩子是否該服用任何一種藥物來控制他們的情緒,行為 ? 或許為人父母的應仔細衡量 , ”藥物”是否是為了使照顧孩子的人更容易照顧孩子 , 而對孩子的生理 , 心理是否真的得到幫助而其他無副作用 ?

雖然功能性磁振造影系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的腦部掃瞄所費不貲 , 但是它可能提供了一種更精確的方式來診斷過動症 . 當人類的科學對於腦部的奧秘有更多的瞭解時 , 過動症可能不會再被認定為是某人不肯控制自己行為的問題 , 而是一種生理上的缺陷或疾病.

然而科學家在過去幾年已經累積了許多關於過動症的知識,但是仍有一些疑團待解 . 為什麼男孩比女孩容易有過動症 ? 到底過動症真的是一種生理上的疾病 , 還是社會為那些 ”麻煩小頑童”貼上一種簡化問題的標籤 ? 而多巴胺是如何參與其中? Ritalin是藥物依賴的引子 , 還是為人們使用非法藥品以求正常生活的行徑提供一種開脫? 過動兒與成人的過動症患者會有相同的異常行為嗎?有更多的工作在前方等著科學家一一解答 .

過動兒如果沒有被發現 , 往往被當成缺乏管教的孩子 , 或說是天生劣根性 , 可能在家中或學校受到相當嚴厲的管教 , 但對他們而言並非是故意不聽,而是由於大腦神經通道出了問題,導致他們特別容易分心 , 衝動和過動 . 然而過動兒的智力不見得會比較低 , 但他們在智商和學習成就上容易出現很大的落差 . 長期下來會形成他們與大人關係的惡化 , 加上課業成就受阻,人際關係不佳 , 會讓這類孩童在成長中衍生出其他問題 , 如憂鬱症或反社會等傾向.

根據DSM-IV的臨床診斷標準 , 必須出現下列二種類型當中任何一類的症狀 , 同時每個類型中至少符合六項以上 , 且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至少持續出現六個月以上 , 才能診斷是注意力缺失/過動及疾患.

美國精神科學醫學會 DSM-IV 給予 ”過動症 “ 臨床診斷標準如下:

一 .意力缺失/過動及疾患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1) 或 (2) 有必須出現下列2 種類型 (1) 或(2) 當中任何 一類的症狀才能診斷為ADHD:

 (3) 下列9 項注意力不集中 (Inattention) 症狀中 , 出現大於或等於6 項 , 且症狀持續出現至少6 個月 , 足至以達到適應不良且造成與其應有的發展程度不相符合 , 才稱為注意力不集中.

二 .注意力不集中(inattention) : 做事較難專心 , 一件事不容易從頭到尾 , 容易分心 , 念書時常會有漏字,加字或跳行 , 無法定下來專心聽人說話 ,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丟三落四 . 可能出現的狀況如以下 :

  • 無法注意到小細節或因粗心大意使學校功課 , 工作或其他活動發生錯誤
  • 在工作或活動遊戲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
  • 別人說話時似乎沒在聽
  • 無法完成老師 , 家長或他人交辦的事務 , 包括學校課業 , 家事零工 , 或工作場所的職責 ( 並非由於對抗行為或不了解指示)
  • 缺乏組織能力
  • 常逃避 , 不喜歡或拒絕參與需持續用腦力的工作 : 如 : 學校工作或家庭作業
  • 容易遺失或忘了工作或遊戲所須的東西 如:玩具 , 鉛筆 , 書等
  • 容易被外界刺激所吸引
  • 容易忘記每日常規活動 , 需大人時常提醒

    (4) 下列 9 項過動及衝動 (Hyperactivity-Impulsivity) 症狀中 , 大於或等於6 項 , 且 症狀持續出現至少6 個月, 至足以達到適應不良且造成與其應有的發展程度不相符合 , 才稱為過動及衝動.

三 ,過動及衝動: “過動”明顯表現在孩子的活動量偏高 , 很難乖乖坐好 , 經常變換動作 .“衝動”顯示較沒有耐心 , 要什麼總要求立即滿足 . 可能出現下面狀況 :

{過動} (hyperactivity)

  • 坐在位上無法安靜的坐著 , 身體動來動去
  • 在課堂中或其他須乖乖坐好的場合 , 時常離席 , 坐不住
  • 在教室或活動場合中不適應的跑 , 跳及爬高等 ( 在青少年或成人可僅限於主觀感覺到不能安靜)
  • 無法安靜地參與遊戲及休閒活動
  • 經常處於活躍狀態 , 或常像 “馬達推動” 般四處活動
  • 經常說話過多

{衝動}(impulsivity)

  • 問題尚未問完前 , 便搶先答題
  • 不能輪流等待 (在需輪流的地方 , 無法耐心的等待)
  • 常中斷或干擾他人 (如 : 冒然插嘴或打斷別人的游戲)

某些過/衝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 , 會在7 歲前就出現.
某些症狀在大於或等於 2 種情境下出現 : 如 : 學校 , 工作或家裡
上列症狀必需有明顯證據造成社會 , 學習或就業的障礙
需排除有廣泛性發展障礙 ,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異常及情緒障礙 (如: 情緒異常 , 焦慮 , 分離情緒異常)

原文: 優質大腦計劃- 症狀: 過動/衝動症

keyword:衝動症

▼衝動症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