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bscribe:

統計工具

Sitetag Yahoo bot last visit powered by MyPagerank.Net

Labels

元宵別稱

元宵別稱

元宵別稱

元宵別稱 

自古以來,閩都福州的遊藝表演,也常選擇在春節、元宵(別稱上元、元夕)等傳統節慶期間舉行,以營造出喜氣洋洋、歡度慶典的氛圍。特別是在元宵燈會期間到達高潮,可說是萬家燈火、人聲鼎沸。


▲圖:元宵別稱-1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說法很多,但根據史籍,一般認為元宵節開始於西漢時期。相傳漢文帝是在大將周勃戡平「諸呂之亂」後即位稱帝的,而戡平的日子剛好是正月十五,因此每逢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都會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在古代正月又稱為元月,稱夜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夜,所以,漢文帝就把它定為「元宵節」,又稱「元夜」或「元夕」。而在漢武帝時聽從謬忌之說,對於太一神十分虔誠,在甘泉宮修建太一祠壇,無論是伐南越、得天馬,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

另外,依照佛教說法,東漢明帝時僧道於正月十五日會集於洛陽白馬寺鬥法,由於佛教勝利,明帝便下令於正月十五日前後,在宮廷和寺廟中張燈結綵,不論士族庶民,一律掛燈,表示對佛教的尊敬和虔誠,從此,元宵節張燈,既成為佛教禮儀又成為民間習俗。唐朝後由於在這一天可以張燈為戲,所有又稱「燈節」、「燈夕」。


▲圖:元宵別稱-花燈

至於元宵節的由來,本省民間傳說:二千年前,佛教傳入我國,當第一次月圓的時候,人們隱隱約約可以見到月光下有一群天神在翩翩飛舞,有一年浮雲遮敝了天空,人們突然不見天神蹤跡,十分恐慌,於是紛紛點火把,照亮天空,找尋天神,自此以後,雖然看不見天神,人人卻仍年年點燃火把找尋天神,相延成襲,就變成一種風俗了。

另外,從道教的觀點,上元節是延襲道教的陳規而來的。唐代以後有所謂的「三元日」,即上元日(天官賜福日─農曆元月十五日)、中元日(地官赦罪日─ 農曆七月十五日)、下元日(水官解厄日─農曆十月十五日)。

而「三官」指的是,天官上元一品九氣賜福天官洞靈元陽紫薇大帝(堯德配天)、地官中元二品七氣赦罪地官洞清元虛大帝(大舜耕地)、水官下元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洞陰元光大帝(大禹治水)。傳說三元日,恰好是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的誕辰,這三神主宰生老病死、命運氣數,人們為了祈求賜福,所以在「上元日」,既張花燈,也拜三官。上元節乃由原本單純民俗意義上的求吉、禳災、袪邪,進一步強化,成為民間最 具宗教意義的節慶之一。

元宵節的行事:

迎花燈— 元宵節又稱燈節,燈與丁諧音,因此迎花燈有求子添丁的意義,「過年謠」有:「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燈棚」的記載,可見迎花燈已成為元宵節的最佳表徵。唐以後,花燈不但種類繁多、千變萬化,也成為深入民間的活動;宋朝是花燈的全盛期,宋代花燈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蠟紙、菩提葉、羊皮、玳瑁等製作,華麗精巧可謂空前。

傳統花燈以竹、木、藤或麥桿為燈架,以紙、絹或其他布料糊裱而成,造型生動有如各種動物、各式人物甚至戲曲;而近年來塑膠燈及造型單調的圓燈,取代了原本多采多姿多變化的燈市,但可能亦是未來的主流;本省民間將花燈稱為「鼓仔燈」,是因為花燈的形狀,在最初上市的時候,多仿自鑼鼓而得名。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但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製的形象燈,如關刀燈、兔燈、飛機燈…等等,另一類是根據民間故事編製而成的活動 燈,如牛郎織女、白蛇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

元宵別稱
▲圖:元宵別稱-湯圓

吃元宵(即湯圓)— 元宵節期間,民間有吃元宵的傳統習俗。起初,元宵節的時令小吃並不是元宵,南朝時,吃的是拌合肉和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得則是一種蠶狀的麵食和烤餅,一直到了宋朝,才出現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元宵,不過當時不叫元宵,而是稱為「浮圓子」或是「湯圓」等。後來,由於這種食品專在元宵節吃食,因此, 就把它稱為「元宵」了。

其實湯圓和元宵的差異只是在於大小和是否包餡罷了!南方人用糯米製成大小和龍眼一般大小的圓子,稱為「湯圓」,而北方人吃的圓子較大,裏面包餡的則稱為「元宵」。

keyword: 元宵別稱

▼元宵別稱 相關影片: